东莞橡胶制品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8日 点击数:
东莞橡胶制品
几种橡胶的混炼特性
天然胶
天然胶受机械捏炼时,塑性增加很快,发热量比合成胶小,配合剂易于分散。加料顺序对配合剂分散程度的影响不像合成胶那样显著,但混炼时间长,对胶料性能的影响比合成胶大。
采用开放式炼胶机混炼时,辊温一般为50~60℃左右)。用密炼机时多采用一段混炼法。
丁苯胶
混炼时生热大,升温快,混炼温度应比天然胶低。丁苯胶对粉剂的湿润能力较差,故粉剂难于分散,所以混炼时间要比天然胶长,采用开放式炼胶机混炼时需加薄通次数。用密炼机混炼,可采用二段混炼法,硫化剂,超促进剂在第二段的压片机中加入,由于丁苯胶在高温下容易结聚,因此密炼机混炼时需注意控制温度一般排胶温度不宜超过130℃。
氯丁胶
氯丁胶的物理状态随温度而变化。通用型氯丁胶在常温下至70℃时为弹性态,容易包辊,混炼时配合剂易于分散,温度升高到70~94℃呈粒状,并出现粘辊现象而不能进行塑炼、混炼、压延等工艺;温度继续升高而呈塑性态时,显得非常柔软而没有弹性,配合剂也很难均匀分散。采用开放式炼胶机混炼时,辊温一般在40~50℃范围内,温度高则易粘辊。加料时先加入氧化镁后加入氧化锌,这可避免焦烧。当氯丁胶中掺入10%的天然胶或顺丁胶时,能改善工艺性能。用密炼机混炼时,可采用二段混炼,操作更安全。氧化锌在第二段混炼的压片机上加入。
氯丁胶混炼时,温度高则容易出现粘辊和焦烧的毛病。因此,操作时须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
两种或两种以上橡胶并用
若配方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和橡胶,其混炼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橡胶各自塑炼,使其可塑性相近,然后相互混均,再加各种配合剂,使之分散均匀。此法简便;另一种方法是各种橡胶分别加入配合剂混炼,然后把各胶料再相互混炼均匀。后者能提高混炼的均匀程度。
硫化
硫化对橡胶性能和影响
定伸强度
通过硫化,橡胶单个分子间产生交联,且随交联密度的增加,产生一定变形(如拉伸至原长度的200%或300%)所需的外力就随之增加,硫化胶也就越硬。
对某一橡胶,当试验温度和试片形状以及伸长一定时,则定伸强度与MC(两个交联键之间橡胶分子的平均分子量)成反比,也就是与交联度成正比。这说明交联度大,即交联键间链段平均分子量越小,定伸强度也就越高。
硬度
与定伸强度一样,随交联度的增加,橡胶的硬度也逐渐增加,测量硬度是在一定形变下进行的,所以有关定促强度的上述情况也基本适用于硬度。
抗张强度
抗张强度与定伸强度和硬度不同,它不随交联键数目的增加而不断地上升,例如使硫磺硫化的橡胶,当交联度达到适当值后,如若继续交联,其抗张强度反会下降。在硫黄用量很高的硬质胶中,抗张强度下降后又复上升,一直达到硬质胶水平时为止。
伸长率和永久变形
橡胶的伸长率随交联度的增加而降低,永久变形也有同样的规律。有硫化返原性的橡胶如天然橡胶和丁基橡胶,在过硫化以后由于交联度不断降低,其伸长率和永久变形又会逐渐增大。
弹性
未硫化胶受到较长时间的外力作用时,主要发生塑性流动,橡胶分子基本上没有回到原来的位置的倾向。橡胶硫化后,交联使分子或链段固定,形变受到网络的约束,外力作用消除后,分子或链段力图回复原来构象和位置,所以硫化后橡胶表现出很大的弹性。交联度的适当增加,这种可逆的弹性回复表现得更为显著。
东莞橡胶制品是以橡胶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制得成品的总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特殊的高弹性,优异的耐磨、减震、绝缘和密封等性能。
橡胶制品可分为模型制品和非模型制品。凡橡胶在金属模型中定型并硫化的制品,均可统称为模型制品,如轮胎、橡胶密封制品及橡胶减震制品等。但在橡胶工业中习惯地将模型制品理解为除轮胎以外的橡胶模型制品。凡不在模型中定型并硫化的产品,统称为非模型制品,如胶带、胶管、胶布、胶辊等。有的橡胶制品(如胶鞋等)可用模型法和非模型法生产。
原材料橡胶制品的性能取决于其结构和材料。许多橡胶制品,如轮胎、胶带、胶管、胶布制品等,采用橡胶与帘布(见帘子线)或金属的复合结构。后两者通常起骨架作用,保证制品的强度和刚度。因此,橡胶制品的原材料,除各种橡胶和橡胶助剂外,还有纺织物和金属件。主要原料橡胶则根据制品的要求而选择,如一般的轮胎、胶鞋、运输带、三角带、胶管等主要使用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有特殊性能要求(如要求耐高低温、耐油、耐臭氧、耐酸碱等)的橡胶制品,则主要使用特种橡胶,如丁腈橡胶、聚氨酯橡胶、硅橡胶、氟橡胶等。近年来,还广泛使用橡胶塑料共混物(在橡胶中混入聚乙烯、聚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等)和不需要硫化的热塑性橡胶。
用途许多橡胶制品可作为最终产品直接用于日常生活、文体活动和医疗卫生等方面,常见的如胶鞋、雨衣、擦字橡皮、橡皮玩具、热水袋、防毒面具、气褥子、充气帐篷等。更多的橡胶制品用做各种机械装备、仪器仪表、交通运输工具、建筑物等的零部件。以汽车为例,一辆汽车用的橡胶制品有近二百件,包括轮胎、座垫、门窗密封条、雨刷胶条、风扇带、水箱胶管、刹车胶管、防尘套、各种密封件、减震件等。又如液化气罐减压阀中有橡胶膜片,电子计算器中有导电橡胶按钮,冰箱门密封要用磁性橡胶条,彩色电视机中约有十余件橡胶制品。总之,橡胶制品对于日常生活、国防和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有重要的意义。
橡胶制品出现喷霜以及三大内部结构分析
橡胶及橡胶制品的常用测试方法及其国家标准 1.未硫化橡胶门尼粘度。GB/T 1232.1—2000 未硫化橡胶用圆盘剪切粘度计进行测定—第 1 部分:门尼粘度的测定 GB/T 1233—1992 橡胶胶料初期硫化特性的测定—门尼粘度计法 ISO 289-1:2005 未硫化橡胶——用剪切圆盘型黏度计—第一部分:门尼黏度的测定 ISO 289-2-1994 未硫化橡胶——用剪切圆盘型黏度计测定—第二部分:预硫化特性的测定 ASTM D1646-2004 橡胶粘度应力松驰及硫化特性(门尼粘度计)的试验方法 JIS K6300-1:2001 未硫化橡胶-物理特性-第 1 部分:用门尼粘度计测定粘度及预硫化时间的方法。
1、支链结构:橡胶大分子链的支链的聚集,形成凝胶。
2、线型结构:未硫化橡胶的普遍结构。由于分子量很大,无外力作用下,呈细团状。当外力作用,撤除外力,细团的纠缠度发生变化,分子链发生反弹,产生强烈的复原倾向,是橡胶高弹性的原因。
3、交联结构:线型分子通过一些原子或原子团的架桥而彼此连接起来,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伴随着硫化历程的进行,这种结构不断加强。
配方设计不当主要指配合剂在橡胶中的用量超过其最大使用量。在一定条件下(主要是温度,其次是压力)一般配合剂在橡胶中都有一定的溶解度,达到配合剂溶解度的配合量称为配合剂的最大使用量。配方设计时,配合剂用量超过其最大使用量,配合剂就不能完全溶解在橡胶中,使得配合剂在橡胶中达到过饱和状态,由于配合剂在橡胶中最终要达到饱和状态,在趋于饱和状态过程中,超量使用的、不能溶解的配合剂便要析出,而在橡胶表面形成喷霜。